何立勝 楊志強
在5月23日召開的企業和專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堅持和發展我國基本經濟制度,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6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建設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到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戰略安排,再到最近召開的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再次明確“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建設”到全面“建成”,一字之差,內涵卻有很大不同。具體來看,全面建設注重過程,全面建成注重目標;全面建設還沒有系統的內涵及指標,全面建成要有系統的內涵及指標,且是在建設持續一段時間后才能提出。例如,從黨的十六大到十八大均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黨的十九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前提是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市場經濟,其應具有高水平的市場基礎制度、高水平的市場主體、高標準的市場體系、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與高效協同的宏觀經濟治理體系有機統一的制度安排,只有如此,才能在更高層次、以更高標準和目標建設適應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要求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改革開放以來,黨領導的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創新,就是建立、完善與建設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深化改革。從黨的十四大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模式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到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進行戰略謀劃;從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是經濟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到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正式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定型于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中,賦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制度性規定,再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組成,建設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重大突破,是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結合方式的戰略創新,皆旨在讓高水平市場經濟體制更好地服務于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促進社會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建設高水平市場主體是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要素
高水平市場主體是經濟發展的基本單元、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技術進步的主要推動者、市場最活躍的發展動力,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力量。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推動各類市場主體向高水平發展是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內容。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才能發揮各種所有制企業優勢,激發市場活力。推進高水平市場經濟主體建設,要重點聚焦在培育有活力、創造力、競爭力的各類經營主體上下功夫。
持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亟待解決國有企業承擔的社會責任與經濟效率之間的沖突,通過國有資本監督機構改革、推進競爭中性改革等方式構建完善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自我發展的激勵機制。現代企業制度的產權清晰、權責明確和政企分開等優勢能夠彌補國有企業產權模糊和政企不分的劣勢,要發揮董事會在公司治理方面的核心作用,創新國有企業治理和激勵考核方式,以經濟績效標準衡量商業型國有企業,重點考核該類企業的經營成效和市場競爭水平。對于關系國家安全和重要關鍵行業領域的國有企業,要保持國有資本占優勢,兼具重大戰略任務完成情況考核制度。對于公益型國有企業,要注意成本控制和提高營運效率,把社會評價作為主要考核標準。推動國有企業制度體系更加成熟定型,從制度設計、建設、執行方面建立規范、嚴謹、有效的公司治理制度。
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是建設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推動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力量。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需要持續優化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發展環境,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充分激發民營經濟生機活力。民營企業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核心是形成產權清晰、治理規范、經營管理體制健全的制度體系。法治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健全對各類所有制經濟平等保護的法治環境,能夠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穩定的預期。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我國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要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實下來,及時回應民營企業的關切和利益訴求,精準制定實施各類支持政策,完善融資支持政策制度、拖欠賬款常態化預防和清理機制等,強化已出臺政策的督促落實,重點推動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產權保護、弘揚企業家精神等政策落實落細。要引導和支持民營經濟履行社會責任,展現良好形象,更好與輿論互動,營造正確認識、充分尊重、積極關心民營經濟的良好社會氛圍。把握好正確輿論導向,引導社會正確認識民營經濟的重大貢獻和重要作用,堅決抵制、及時批駁澄清質疑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否定和弱化民營經濟的錯誤言論與做法。完善民營企業的法律保障,促進民營科技企業發展,擴大市場準入,保障外資企業國民待遇,促進投資便利化、服務自由化。
高水平的市場經濟基礎制度是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礎
全面深化改革要貫徹的原則之一就是“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圍繞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快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其中,完善產權保障是核心,要求以公平為核心原則,把平等保護產權作為規范財產關系的基礎,實施全面平等依法有效的產權保護,發揮產權的有效激勵作用。堅持產權保護的全面性,切實做到公有制經濟財產權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經濟財產權同樣不可侵犯。堅持產權保護的公平性,把平等保護產權作為規范財產關系的基本原則,完善平等保護產權的法律制度,清理有違公平的法律法規條款,促使各類產權同等受到法律保護,廢除對非公有制經濟各種形式的不合理規定,消除各種隱性壁壘,清理廢除各種歧視性政策和做法,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市場競爭。堅持依法保護產權,完善公平或平等保護產權的法律制度,構建完備的產權制度體系,進一步完善物權、合同、知識產權相關法律制度。堅決消除各種侵權情形,完善知識產權保護相關法律法規,提高知識產權審查質量和審查效率,加大知識產權侵權違法行為懲治力度,讓侵權者付出沉重代價。
市場準入制度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礎制度之一,加快完善市場準入制度,負面清單制度建設是重要抓手。何為負面清單?即“非禁即入”,清單以外的行業、領域、業務等,各類經營主體皆可依法平等進入,政府不再審批。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是在準入環節就明確政府發揮作用的職責邊界,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并以制度形式固定下來。推動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在全國范圍內實施,清除各地帶有地方保護色彩的準入規定,對不合理的準入、退出市場的條件,違法授予特許經營,歧視性補貼政策等進行責任追究,改進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防止出臺排除、限制競爭的政策措施,清理廢除現存妨礙統一開放市場,有礙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
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是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
通過完善市場準入、市場開放、市場競爭和商品要素流動等制度規則,形成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形成高標準的市場體系。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健全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體系,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高標準市場經濟體制的核心,就是加快推進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的市場化進程,讓要素活力、對經濟發展牽引力能夠更充分發揮。要加快要素價格的市場化改革,健全要素市場交易機制,完善產權等要素市場的基礎制度,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培育自主決策的市場體系,以競爭政策的基礎性地位促進要素市場化改革。例如,推進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樹立以主體平等、機會平等、結果平等為核心的勞動力市場改革價值取向,積極改進股票發行注冊制,優化資本市場退市機制;促進技術要素與資本要素的融合發展,明確數據要素的權益屬性和權屬分配等。
高效率的宏觀經濟調控與治理是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有效保障
宏觀經濟治理是國家管理國民經濟總量指標的方式和機制,通過編制中長期發展規劃,加強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科技政策與就業政策的協調,統籌消費與投資的作用,保持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動態平衡,促進重大經濟結構和生產力布局優化,穩定市場預期,實現經濟持續健康、安全發展。保障宏觀經濟穩運行是一項系統工程,實現充分就業、物價穩定、經濟增長、國際收支平衡是宏觀政策的主要目標。這些目標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相互支撐,如果針對不同調控目標的宏觀政策長期各自為政,調控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例如,實施穩定經濟增長的政策時,如果缺少了促進就業和國際收支平衡相關政策的協調配合,實施效果就可能會事倍功半。有為政府強調發揮政府作用,將政府職能轉變到市場管不好或管不了的事情,將市場機制能有效調節的經濟活動交由市場調節,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經濟活動的直接干預,為市場主體發展提供最大空間,充分發揮市場和政府的優勢和積極作用,實現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有機統一、相互補充,是培育多樣化市場主體、推動高水平市場主體發展壯大的重要保障。
目前,面對復雜的宏觀經濟運行情況,要強化宏觀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科技、環保等政策協調配合,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強化政策統籌,確保同向發力、形成合力。推動消費、投資增長、保障充分就業是經濟發展的動力和目標,是政策實施的著力點,產業政策、區域政策和環保政策是調整經濟結構和區域性平衡的重要方式,要發揮好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與就業政策等細分政策的協同作用。
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是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集中體現
按照國際市場規則,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是形成新型生產關系的基礎,是完善市場經濟基礎性制度、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營商環境的本質是各種生產關系的系統集成,既涉及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產業發展、創新要素配置,又涉及市場監管、社會信用、國際貿易與國際投資等一系列生產關系。營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是一種新型生產關系,將促進生產力發展。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建設與之相配套的一流營商環境,是發展新質生產力內在的、本質的必然要求。持續建設穩定、透明、規范、可預期的營商環境,以良法保障善治,持續完善與市場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建設相關的法律法規,注重回應市場經營主體突出關切。以市場化為鮮明主線、法治化為基礎保障、國際化為重要標準,涵蓋市場環境、政務服務、公共服務、監管執法、法治保障等多個維度的優化提升目標,更加強調社會看得懂、企業有感受,著力于對標國際規則,持續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努力建立符合國際規則的市場準入和監管制度、提供公開透明可預期的政府服務,遵循競爭中立規則,創造公平競爭環境;著力把企業感受度、滿意度作為第一標準,提升政策透明度、規范度,促使服務便利化、高效化,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立足新發展階段,推動新一輪的全面深化改革,堅持以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目標,強調“加強頂層設計、總體謀劃,破立并舉、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創新重要制度”,需要統籌協調、整體布局、系統推進,以高水平市場主體作為高水平市場經濟的基本要素,以完善市場基礎制度作為高水平市場體制形成的土壤,以高效率政府、高水平的宏觀經濟治理水平作為高水平市場有效運行的保障者、護航者,以高標準市場體系作為高水平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以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作為高水平市場經濟體制的集中體現,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與安全的基礎。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僅需要在以上方面精準發力,還要增強制度建設的系統性、連續性和協調性,讓各項制度互促互進,產生聯動融合之勢,以強大制度合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動力支撐、發展體制保障。
(作者:何立勝系中國浦東干部學院教授,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楊志強系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博士,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